素有“黃海明珠”之美譽的大連獐子島鎮(zhèn)位于長山群島的南部,由獐子島、褡褳島、大耗島、小耗島四個島嶼組成,路域面積14.9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7.7公里,距北方明珠—大連僅56海里。獐子島沿岸迂回曲折,巖礁交錯,水質(zhì)清澈、水產(chǎn)資源極為豐富,以盛產(chǎn)皺紋盤鮑、刺參、蝦夷扇貝、海螺、紫海膽、等名貴海珍品而名揚海內(nèi)外。其中、皺紋盤鮑、刺參、曾經(jīng)作為國宴精品招待過尼克松、田中角榮等中外貴賓。
獐子島四面環(huán)水、環(huán)境優(yōu)美,城鎮(zhèn)建設(shè)別具一格。擁有先進的交通、通訊設(shè)備,三艘高速客輪、一艘普通客輪、一艘抗風等級為7級的車客滾裝渡輪每日往返于大連、金石灘、皮口及本縣轄區(qū)。微波程控電話入戶率達100%,被原國家郵電部命名為“中國電話第一島”。島上的人很相信風水,認為這富裕是那塊鷹嘴石帶來的,他們稱之為“幸運石”。鷹嘴石在島的東南端,須行一大段盤山公路,再走2000個石階。“2000”自有寓意,新世紀迎來新運氣。
獐子鎮(zhèn)位于長山群島的南部,由獐子、褡褳、大耗和小耗等13個島嶼組成,巖礁交錯,水產(chǎn)資源極其豐富,尤以盛產(chǎn)的皺紋盤鮑、蝦夷扇貝、海螺、海膽、紫石房蛤及寄居蟹等名貴海珍品而名揚海內(nèi)外,“獐子島”牌海參更以其優(yōu)良的品質(zhì)而成為大連海產(chǎn)品中的翹楚。
海娘娘景區(qū):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海養(yǎng)育了祖祖輩輩的獐子島人,因此漁家人對大海有著深厚的感情,對海神娘娘更是恭愛有佳。每年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的生日,人們都是會白天到海神娘娘塑像前祭拜。當夜幕降臨時,全家人來到海邊將自己親手制作的漁船、漁燈放入大海,燃放鞭炮,祭拜海神,以此來祈求海神娘娘保佑漁民外出大打魚一帆風順,魚蝦滿倉。
這尊海神娘娘塑像高6.8米,它是由一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海神娘娘手托蓮花燈,雙目遙望大海,迎接漁民出海平安地滿載歸來。娘娘身邊的吉祥物是我們獐子島的獐子。相傳海神娘娘是龍王的女兒,有一日在狂風暴雨的夜晚,在大海里救下了石福、石秀漁家父子,并以蓮花燈指引他們來到了這座寶島,父子倆來到島上一看很是驚奇,島上漫山遍野是獐子,大海里到處都是活蹦亂跳的又肥又大的魚蝦。因此父子倆便定居下來,過著富裕的生活。
海神娘娘多次在海難中將遇難的漁民救助到寶島上來,漁民們敬拜她,信奉她。海神娘娘為漁家人保駕引航的故事至今流傳。漁家人將海神娘娘供奉為自己心中永遠的神。有這么一句順口溜:“張半島劉半坡,劃了劃了還沒有姓石的一半多”。此事證實了海神娘娘救助到島上的第一代人石姓,因此島上姓石的人特別多。海神娘娘的塑像于2000年7月30日舉行開光大典,開光的當天早晨,天一直下著暴雨,刮著大風,海上波濤洶涌,可當宣布開光的時候,天空突然放晴,明媚的陽光照在獐子島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寓意著獐子島又是風調(diào)雨順的好年景。大連獐子島旅游網(wǎng)編輯整理
——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大連獐子島
相關(guān)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