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海縣獐子島鎮激發閑置資源“再生金”
激活集體經濟“新引擎”
(大連海島旅游網消息) 長海縣獐子島鎮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和資源優勢,充分借助市場力量,盤活閑置海域資源,持續強化村集體“造血”功能,使其成為獐子島鎮加快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引擎”。真正做到讓資源活起來,讓產業旺起來,讓農民富起來!

自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后,獐子島鎮沙包子、東獐子和西獐子3家社區經濟合作社確權12.2萬畝海域,其中6.2萬畝與當地企業合作承包經營,由于合作企業經營不善,導致承包海域未能產生應有效益,剩余6萬畝也處于閑置未利用狀態。
多措并舉為閑置資源引入“活水”
為改變現狀,獐子島鎮下起了盤活閑置海域資源的三步棋。一是依法維權為集體資產“保駕護航”。針對合作企業未履行義務并無償占用集體資源的實際情況,獐子島鎮組織政府法律顧問配合村經濟組織依法收回海域實際使用權,并解除相關協議;對閑置的其他海域,鎮政府會同縣海洋發展局等相關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及時打擊處置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確保集體利益不受損失,為下一步正常盤活做好基礎性工作。二是政策扶持為集體經濟“清障鋪路”。獐子島鎮黨委政府積極站臺加強制度供給和政策供給,為增強經濟合作社造血能力,申請將沙包子等3個涉農社區合作社確權海域使用期限順延為8年,確保新進項目可持續發展。針對經濟合作社盤活信息發布渠道窄、操作不規范等弊端,獐子島鎮積極協調大連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利用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平臺互聯網技術、流量、數據優勢,將海域盤活信息與投資人需求對接起來,使信息渠道更寬闊暢通;同時將沙包子等3個社區經濟合作社作為主體,提交大連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開掛牌轉讓使用權,確保集體閑置資源能夠被規范地開發和使用。三是縣鎮聯動為村企聯合“牽線搭橋”。為切實盤活項目閑置資產,獐子島鎮創新設計“政府搭臺招商引進資本、集體經濟投入資源參與合作”模式。經過多渠梳理重點企業投資數據,鎖定投資意向企業,縣、鎮兩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赴京與意向企業對接洽談,推介獐子島海域優質資源和海產高品質,最終促成有著國企背景的中城金潤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城金潤)與獐子島鎮人民政府和3個經濟合作社簽訂了多方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合作條款關于海域變更的要求,為確保經濟合作社依法履約,縣海洋發展局成立工作專班開通綠色通道,僅用不到一個月時間完成了涉及合作的18宗海域全部變更手續,確保中城金潤按期履行決策流程,增強了企業的投資信心。接下來,通過公開競價報名招引投資人的方式,3個經濟合作社分別與中城金潤簽訂了正式落地合作協議。3個合作社將閑置的11.2萬畝海域采取流轉合作方式分別與中城金潤共同推進新型智能網箱、海域智慧化管理等現代海洋牧場領域項目開發。
盤活閑置資產為鄉村振興“固本培元”
與中城金潤合作的項目為沙包子等3家集體經濟合作社帶來了一次性轉讓費1000萬元和年度合作等費用780萬元,用于補交以前年度欠繳海域使用金,化解了集體經濟的全部債務。自2024年起,項目合作方除每年按照每畝40元標準繳納海域使用金外,每年還按照每畝60元標準分別向沙包子、東獐子和西獐子社區經濟合作社支付合作費合計670余萬元,合約14年,共計9400余萬元。此外,東獐子社區合作社剩余的1萬畝閑置海域,獐子島鎮組織當地海釣企業通過競拍的方式將其盤活,用于海釣區生態涵養,用海費用標準同上,東獐子社區合作社每年實現收費100多萬元,其中上交海域使用金40萬元。
下一步,鎮黨委將著力強化村社區黨組織對集體經濟組織的集中統一領導,在規范組織運行上下功夫,落實好集體經濟重要事項需經黨組織研究討論制度,嚴格執行“四議一審兩公開”民主決策流程,堅決執行好“陽光三務”制度,科學合理使用資金,繼續立足資源優勢和自然條件,順應產業發展規律,有效對接市場需求,全力盤活集體經濟閑置資源,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加強農村經濟合作社同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社會組織、市場主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尋求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