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大長山島 哈仙島 廣鹿島 瓜皮島 格仙島
      當前位置: > 大連海島旅游> 獐子島> 資訊>
      2013獐子島原產地海參開捕季12月7日開啟
      時間:2013-12-05 08:40 來源:未知 作者:大連海島旅游網 點擊:
      2013獐子島原產地海參開捕季12月7日開啟
      獐子島旅游網整理編輯
          北方的冬天,溫度是極低的。天地之間,充斥著一股寒意,縱橫滌蕩,浸染這世間的萬物生靈。在“大雪”這天,雪至此而盛,低溫必是不多說,風雪也在大面積的華北大地上呼嘯而來。此時,渤海灣沿岸的海域,已然結冰,而在遼闊的黃海北部,那里還在低溫中奔騰咆哮,與那海風冬雪共舞同馳。在這萬物悄然的“大雪”之天里,獐子島的海底,卻“沸騰”了。2013年的獐子島冬季野參開捕季,就將在這天,拉開大幕。海底下沉睡了許久,積蓄了滿滿營養與能量而準備過冬的野生海參們,正等待著采參勇士的到來。沒錯,在天地的道統循環里,只有勇敢、勤勞,并懂得敬畏自然的人們,才會得到最多的自然恩賜。
          大雪冬捕 等的是一份對自然的敬畏
          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每個地域、每個時節都有獨特的物產,而在冬季冰雪的時節里,蘊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物華天寶。在與獐子島相隔千里的吉林松原查爾干湖上,每年12月末到春節前會迎來當地著名的冬捕節。查爾干湖冬捕已傳承千百年之久,那一日,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在為冬捕而忙碌,凌晨三四點鐘,男人們就坐馬車來到查爾干湖上,盛大的冬捕祭祀后,人們鑿冰下網,經過數小時的勞作,一網網鮮魚跳出水面。冬捕不但養育了查爾干湖畔幾代人,同時也形成濃厚的民俗文化。
          在白雪皚皚的長白山麓,每逢隆冬,采參人總會深入原始森林中尋找野山參,相傳只有在冬季才能找到老人參。隨著種植業發展,野生人參已難覓其蹤,采參傳統也幾乎消失。而這一傳統卻綿延千里,在黃海之角獐子島上重現,不過人們采集的不再是野山參,而是海洋珍寶——野生海參。
          獐子島素有冬捕的傳統,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海上大寨”以“冬斗”黃海而聞名全國,彼時獐子島人還駕駛著機帆船在黃海、渤海之間苦戰嚴寒,浪頭卷上甲板結起厚厚的冰層,為減輕漁船負荷,船員們要在烈風之中敲碎冰層保持航行。在那段激情澎湃的歲月中,獐子島人靠著驚人的毅力和勇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海上傳奇。從獐子島走出了“共和國采鮑第一人”王天勇。
          時至今日,獐子島冬捕已非當年漁業作業的簡單含義。普通海參捕撈大多選在秋末,此時,海參的營養價值遠遜于冬季的海參,卻因為采捕難度低,而被一般的海參企業采用。而獐子島的野生海參生長周期長達數年,冬季是肉質肥厚之際,體內儲存了足夠的能量以熬過漫長的冬天,正是采捕最佳時節,這對采捕的設備、工具、人力、財力等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只有獐子島能夠勝任這一壯舉。由此,也可以看出獐子島人對品質的追求和堅持。
          在獐子島人看來,傳承數十年大雪的冬捕習慣,其實是崇尚自然、尊重海洋的一脈相承——既然大自然給予了獐子島最優質的野生海參,獐子島人必須以對自然滿懷敬畏之心,把他們最璀璨的生命呈現出來。
          野生海參原產地
          冬捕野生海參要有耐心和勇氣。大雪時節,數十米深的海底,在水壓和冰冷的雙重作用下,潛水員在極短的時間內尋找到野生海參,至少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功力才能達到信手拈來的境界。冬捕不但是對采捕潛水員的考驗,同樣也是對獐子島野生海參和海洋環境的一次文化觀察。
          位于北緯39度這條神奇的黃金生物帶上,獐子島用最傳統的冬捕作業方式,讓人們直擊野生海參從海底采捕上來的全過程,這是對野生海參的品質最直觀、最有力的證明。多年來,獐子島始終恪守原產地稀缺品質的保護。在這里有一塊神秘的海域——馬牙灘,從未投放過任何人工餌料,沒有任何污染,這里是野生海洋生物的天堂,仍保留著原始的海洋環境。天然水質最適合野生海參的生長,獐子島將其視為珍稀的區域保護起來,在周圍規定的范圍內不能有任何底播的水產品苗種。
          在獐子島出產的每只海參都標注著海參原產地,人們可以從標示中了解到海參生長的不同區域,其中最為珍貴的便是產自獐子島海域的野生海參。這種看似有些固執刻板的銷售理念,源自于獐子島對品質的追求和信心。
          早在2002年,我國加入WTO后不久,獐子島就申請了原產地保護。在國際上,原產地是用于標示一個國家地區或地方的地理名稱,該商品來源于這些地方,其質量特征取決于該地區的地理環境。當獐子島的材料上報到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后,國內專家對獐子島的緯度、溫度、水深、鹽度、流速等自然地理條件充分評審后認為,產自獐子島的海參具有獨特的特性,其品質很大程度取決于獐子島的地理環境因素,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2003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批準獐子島海參為原產地標記保護產品。
          “原產地保護產品”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傳遞給消費者,獐子島獨特的大陸架構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復制的稀缺性。海洋如同土壤,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生長于不同地域的物種必然存在較大的差異,海參亦如此。獐子島稀缺的地理條件和常年的生態環境保護造就了獐子島野生海參的稀有品質。
          “大雪”時節 “冬補”野生
          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大雪節氣是北方人比較看重的節氣之一,這一天意味著已進入深冬,雪花將愈加旺盛,而大雪節氣又是進補的好時節,老輩人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
          在大連地區,入九冬至那天開始進補海參是一項傳統。根據史書記載,我國食用海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元代賈銘《飲食須知》就有對海參入食的記載。在歷代帝王中首先食用海參的是朱元璋,乾隆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慈禧太后也喜食海參。這三位壽命分別為70歲、89歲、73歲,在那個時代是相當高壽的。
          獐子島野生海參無疑對滋補人體更為有效,據相關專家介紹,獐子島海域一年四季冷暖分明,一年中海參只有半年時間生長,另外半年處于休眠狀態,此時海參體內會積累更多的營養物質,科學上稱之為“干物質”。
          大雪時節出品的野生海參蘊含的營養成分更多,然而獐子島野生海參極其稀缺,年出產量不到10萬頭,而其中部分頂級限量海參更是經過精挑細選出來的。在今年大雪節氣,獐子島冬捕將正式啟動,屆時來自全國和世界的賓朋將齊聚黃海之濱的獐子島鎮,見證獐子島野生海參采捕的全過程。同時,獐子島將大雪節氣正式確認為每年冬捕野生海參的日子,在未來的時間里,獐子島將賦予大雪節氣更多的文化含義,獐子島冬捕將成為一個特殊的地域性活動。
          一聲嘹亮的長海號子響徹深冬,遼闊的黃海,因為有獐子島而從未寂寞,獐子島人用心與大自然溝通。今年大雪,獐子島人將同樣用心與市場溝通,用最傳統的漁獵文化,用最直觀的采捕方式,用最透明的生產過程,讓每一個來到獐子島,品嘗野生海參的人都能感受到這顆“黃海明珠”的真誠。
      ——2013獐子島原產地海參開捕季12月7日開啟

       
       
      (責任編輯:大連海島旅游網) 關鍵字: 獐子島旅游

      相關信息

       
      推廣合作熱線:0411-39567788 推廣信息
      • 最新資訊
      遼公網安備 21020202000115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經營許可證編號:遼B2-20210070
      大連旅游電話:0411-39622688 39563588 39563788 海島旅游游客QQ群:17915952 海島旅游同業QQ群:64494266
      本站相關熱詞:大連海島旅游網 - 大連旅游網 -長海縣旅游 - 海島旅游 - 大連旅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芦溪县| 天水市| 湘西| 龙山县| 黄冈市| 岳西县| 凤庆县| 襄樊市| 江孜县| 宜黄县| 新建县| 庆城县| 湟源县| 泸水县| 武功县| 英吉沙县| 黄骅市| 城步| 乌兰浩特市| 溆浦县| 泗阳县| 偏关县| 华亭县| 县级市| 海宁市| 南皮县| 拉孜县| 开封市| 阿巴嘎旗| 香格里拉县| 鹤庆县| 南开区| 吉水县| 葫芦岛市| 四川省| 深泽县| 原平市| 梨树县| 肇源县| 宁陵县|